科学研究简介

        我院物理学学科2010年获批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。2008年,理论物理学科获批省重点学科,粒子物理与高能实验分析团队获批辽宁省高校创新团队。2009年,理论物理学科获批省优势特色重点学科,光电材料与技术实验室获批省重点实验室,物理实验教学中心获批省物理实验教学示范中心。2015年,物理学专业在全省本科教学评估中排名第一,并被评为省本科优势特色专业。2017年,在全国高校第四轮学科评估中,我院物理学一级学科评定等级为C+。
        近年来,本学科以加强师资队伍建设为重点,以提高研究实力和水平为核心,在保持学科传统优势的基础上,努力培育交叉学科和新的学术生长点,涵育“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”、“理论物理”、“凝聚态物理”、“原子与分子物理”和“光学”5个二级学科,研究特色更加鲜明。同时学院在学科教学(物理)和课程教学论(物理)两个教育学二级学科下招生硕士研究生,在理论物理专业和凝聚态物理专业招生博士研究生,拥有完整的本科-硕士-博士人才培养体系。经多年发展形成了6大研究方向:(1)新物理唯象和粒子物理方向:标准模型的精确检验、新粒子直接、间接物理信号的探索研究、味物理研究、中微子物理研究、与Belle II合作组及BESIII国际合作组研究相关的粲偶素和奇异态等研究课题。(2)量子多体理论方向:量子多体问题解的代数方法、量子多体问题解的置换群和矩阵对角化相结合方法、量子多体问题解的矢量相干态方法、大形变及超形变核核子对激发谱研究、核子-核子分波散射相移,介子混合角对奇异强子散射过程的影响研究等研究课题。(3)引力论与宇宙学方向:暗能量模型产生机制研究、f(R)引力模型构建研究、新物理理论在宇宙学中应用研究等研究课题。(4)凝聚态理论与材料应用方向:新型微纳电子器件设计理论及器件制备技术实验研究、新能源材料及功能材料应用等研究课题。(5)光学工程理论及应用方向:新型荧光材料设计理论及应用研究、信息光学基础与LED应用技术等研究课题。(6)物理教学理论与方法研究:物理课程教学论研究和物理学科教学法研究。
        “十三五”期间(2016-2020年),我院共获批、完成各级各类科研项目60项,其中国家级项目19项,省部级项目33项,共获批各级各类纵向科研经费1000多万元,横向课题经费140万元;在《Journal of High Energy Physics》、《Physical Review D》、《Physics Letters B》、《Physical Review C》、《Journal of Cosmology and Astroparticle Physics》、《Nano Energy》、《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C》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SCI收录论文300余篇;获专利17项;获得各种科研奖励40项。
        在学科带头人岳崇兴教授的带领下,2017年本学科顺利获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“理论物理学科发展与交流平台”建设项目。2014年,岳崇兴教授团队的项目“新物理理论的唯象研究”获教育部高校科研成果自然科学二等奖;2017年,吴亚波教授团队的项目“暗能量及修正引力与当前宇宙的加速膨胀”获辽宁省科学技术——自然科学三等奖;2018年,学院加入Belle II合作组,成为我国第6个Belle II中国组成员,随后,又成功加入了BESIII国际合作组,为进一步提升学科影响力、开展高水平国际合作研究奠定坚实基础。近年来,本学科先后承办了“大连国际核物理研讨会(2016)”、“国内BESIII R&QCD学术研讨会(2016)”、“第十七届全国核结构大会(2018)”、“粒子物理前沿问题研讨会(2018)”、“东北地区理论物理前沿进展交流会(2019)”、“粒子物理理论与实验融合发展研讨会(2020)”等国际与国内高水平学术会议,为国内理论物理研究的学术交流工作做出了突出贡献。